华体会线上目前旗下代理Columbia哥伦比亚/ LEE/ HONMA/New Era等国外知名品牌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开放加盟便利蜂最后一搏
发布时间: 2024-03-03 20:23:34
作者: 新闻动态

  日前,主打直营的便利蜂发布了“便利蜂伙伴共赢计划”,首次向外部加盟商开放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四个城市在内的近2000家店铺资源。

  “便利蜂伙伴共赢计划”提出了两种加盟形式,一是「委托型加盟」,加盟商需投入自有资金总计21万元,包括便利蜂品牌使用费5万元、保证金15万元、培训费1万元。加盟合约期则为五年,要求“加盟商需要全职进入店铺工作”。

  二是「带店型加盟」,需要加盟商初始投入资金在65万元左右,需要加盟商承担店铺房租,与此同时加盟商分成比例要高于“委托型加盟”。

  不过,带店型加盟模式暂未开启。据便利蜂相关工作人员透露,“直营店转完加盟之后开新店就会做带店加盟模式。先把直营店存量门店转成加盟店,然后才能开新店。”

  据商业那点事儿报道,目前已有便利蜂门店由直营店转为加盟店,且部分加盟商为便利蜂员工。未来,便利蜂各地门店中加盟店占比将达到70%-80%。

  2017年,便利蜂开出第一家门店。靠算法杀入市场的它,试图另辟蹊径,走一条与传统便利店不同的道路,通过数字化和更多的“机器主导”,压缩人力成本、标准化复制,从而快速多区域铺开门店。

  2018年,便利蜂获得包括腾讯投资、高瓴等知名机构的B轮2.56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高达16亿美元,一跃跻身独角兽行列。

  资本的加持一度撑大了便利蜂的野心,身怀巨资,靠算法打天下的它在3年间以年均500家门店的速度在全国多地,开启了密集开店的烧钱模式。

  2020年底,便利蜂就开出了2000家门店,同年12月,便利蜂宣布要在未来3年内完成10000家门店的扩张,且坚决不走特许加盟模式,全部自营。

  2021年,也是便利蜂的巅峰时期。这一年,便利蜂称在北京地区实现了500家直营门店整体盈利,全国门店数量达2800家。

  但好景不长,2022年,受到疫情的持续影响,便利蜂直营门店高速拓展的弊端开始显现。

  2020年后没再拿到新钱的便利蜂,在供应链和经营成本的多重压力下,传出多家门店关闭的消息。

  不过便利蜂内部却否认了门店倒闭的说法,并在年末提出「冬眠计划」,宣布部分门店暂时“静默”,为快速开店的步伐按下暂停键。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止2022年12月30日便利蜂门店数量为2005家,较巅峰时期净减795家门店。

  除了关店,便利蜂还曾多次传出多个部门启动裁员收缩、降本增效。直到今年上半年,便利蜂还启动了一轮研发技术运维类人员为主的裁员,规模达千人。

  此外,根据多家媒体和消费者反映,多地便利蜂门店存在货品不全、货架空置的现象。也有业内人士透露,便利蜂有拖欠供应商、设备商货款的行为。

  很难评价这场冬眠是从何时开始的,但能确定的是冬眠对便利蜂带来的影响应该仍在持续。

  向上“要不到钱”的便利蜂,开始向下寻找出路,这是便利蜂“打脸”也要开放加盟的主要原因。

  上海交大客座教授、资深便利店专家林鑫指出,国内便利店行业多采取特许加盟的形式,也就是俗称的带店加盟,由加盟者与总部要共同分担设立店铺的费用。

  据便利蜂内部的人偷偷表示,便利蜂开放的委托型加盟,则是为存量店铺引进加盟者,即为加盟者免去了承担房租、商品、设备等前期成本,分成比例为五五开。

  “便利蜂伙伴共赢计划”显示,其委托型加盟费用为21万,包括品牌使用费5万元、保证金15万元、培训费1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全家便利店员工内部加盟的初期投入为36万、特许加盟模式下唐久便利店的加盟费用为50万、美宜佳则为30-35万元。

  从数字上看,便利蜂加盟对自有资金的要求似乎并不高。不过,不同加盟模式下,自有资金投入的构成不同,还要考虑到折旧等因素,需要具体分析。

  但对于加盟者来说,能否营利才是关键。联商网高级顾问团主任周勇表示,采取委托加盟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亏损,需要把亏损店铺脱手;二是把盈利的店委托出去,通过调动加盟者积极性,实现更多盈利,同时把优秀门店作为样板与培训基地,加盟者和加盟主各取所需。

  不过国内便利店发展加盟都会存在透明度不足的问题:即在现有店铺实际经营情况透露、实际需要投入资源、盈亏预算透明度三方面,加盟主不够坦诚。这也使得加盟商无法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

  但种种迹象说明,深陷关店、裁员争议的便利蜂,似乎很难保证加盟者获得应有的利益。

  所以,便利蜂此时开放加盟的意图也就显而易见:一来,可以将已有门店盘出,让更多加盟者分摊经营成本,大大缓解运营压力;再者,若是按计划将80%门店脱手,更是可以变相拿到了一笔价值3.36亿元的“融资”。

  加盟是一把双刃剑。周勇指出,对于便利店品牌而言,如果自己无法盈利,也不能让加盟者赚到钱,那这样的加盟就是失败的,对品牌是有损害的。

  无疑,陷入经营泥沼的便利蜂正在进行一场豪赌,开放加盟是它压上的最后一注,赌对了重新步上正轨;赌错了将陷入更深的黑洞。前方是什么,没有人可以预判。

  对于弯腰捡钢镚的便利店行业来说,科技是手段、是辅助工具,但绝不是制胜法宝。在当下,便利蜂的数字化还远远不足支撑起它的野心。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2便利店品牌TOP100,排名前十的都是开放加盟的便利店品牌。

  对于便利店行业来说,要想在更大范围内快速铺开门店,抢占市场,加盟无疑是首要选择。

  厦门见福便利店董事长张利提出,加盟一定是连锁便利店的主要出路,美宜佳能跑出这么好的速度,对国内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具备极大的借鉴意义。在其品牌输出的表象背后,蕴含着与其发展的策略相匹配的商品、物流、供应链等每个方面的巨大能量。

  周勇也表示,美宜佳能够飞速扩张,说明其获得了投资人与消费者的认可,也印证了特许加盟正是便利店发展的必由之路。

  不过美宜佳所代表的松散型加盟在管理和竞争力上的弊端也十分明显。从实际的落地结果来看,美宜佳的门店大多分布在在三四线城市,在面对外资便利店品牌盘踞的一二线城市时明显束手无策。

  这是因为,国内多数便利店采取的松散型加盟模式,更像是简单的商品供应关系,而针对运营管理的发展则是日系便利店的强项。

  以全家、罗森7-11等日系便利店为例,在完整的运营体系和组织架构支撑下,这些便利店在产业链上形成了非常大的优势,向上拥有更低的采购成本,向下拥有更高的品牌溢价。这正是国内便利店需要努力的方向。